城頭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全國勘察設計信息網 www.448443.tw
2017/7/17 6:09:59
來源: 全國勘察設計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打印本頁
項目名稱:城頭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設計單位:北京土人城市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項目簡介: 項目將動態的農業生產過程作為景觀體驗來設計,使埋沒于偏遠貧困地區達數十年之久的城頭山遺址被賦予了新的生命,不僅保護了古城遺址的完整性與真實性,而且還將其發展成為了具有旅游休閑價值的參觀和體驗區。

作品展示了景觀設計是如何將一個湮沒無聞的考古遺址轉變為一個能給當地發展帶來效益的集教育性、娛樂性、生產性及經濟性于一體的文化游覽區。

項目共采取了三項策略來保護和改造城頭山遺址及外圍景觀,同時使其具有旅游的價值。

首先,對中部的古城遺址本身做最少限度的干預,除了一條架空木棧道和與之相結合的環境解說系統外,對考古遺址現狀不做任何干預。在一圈相對完整的護城河的環繞之下,考古遺址猶如一個空闊寧謐的劇院,人民游客遐想曾經在這里上演的歷史劇情。

其次,用各種濕地植物及林帶,對環繞古城遺址的護城河外側水岸進行生態修復。核心區以外的公園的主體部分,被重新設計為農田,成為了一個戶外的稻田博物館。一年兩季、多品種的水稻在這里輪作;作為農田景觀的有機組成部分,水塘、水渠和濕地分布其中,生長著茂盛的鄉土植被,這些濕地和水系像海綿一樣,收集雨水,調節旱澇,同時吸收和過濾從稻田中流失的營養物質。

第三,場地內設計了一座架高4米的玻璃廊橋,供游客登高遠眺,使得公園北部的考古遺址盡收眼底。用玻璃作為橋面材料,可以使陽光穿透,保證其下方的農作物有充足的日照。如此,沿橋散步也成為一種奇妙的探險。原先單調乏味的農業景觀變得更令人興奮且富有娛樂性。

在考古遺址向一個靜靜的舞臺,默默地激發著人們豐富想象力的同時,戶外水稻博物館的田野猶如一臺活生生的,正上演著活生生的農耕生產劇。在這一景觀中,勞作與休閑、生產與藝術、鄉村與城市、土地所有者和游客、功能和審美之間都不分彼此地融合在一起,營造出美麗和諧的一幕。

這個被保護的遺址在偏遠的鄉村沉默了幾十年之后,突然間被人們在網絡和微信上傳播開來,吸引了附近城市的大量游客。人們從這里了解到自己的祖先,以及每天享用的食物的起源。貧窮的農村地區,特別是遺址周邊的鄉村,通過旅游業的不斷發展也獲得了相當顯著的經濟收益。 該項目入圍2017WAF景觀項目獎。
|